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

1211論語《顏淵篇第十二》

1211論語《顏淵篇第十二》
齊景公問政於孔子。孔子對曰:「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。」公曰:「善哉!信如(若是真的)君不君,臣不臣,父不父,子不子,雖有粟(糧食),吾得而食諸?」

◎齊景公問夫子為政的道理,夫子說:「國君要盡其君道,以稱其位;臣子要盡其臣道,以稱其職;父親要盡其父道,以稱其份;兒子要盡其子道,以稱其責。能如此必得安邦治國。」景公聽了之後,頗有感觸說:「對極了!如果真的國君不行君道,而失大倫;臣子不行臣道,而悖理僭越(音見月,超越本分行事。);父親不行父道,教子無方;子不行子道,忤逆父母;倫常違亂如此,縱然有洪福食祿,我也不得安享而食之!」

【本章重點】
為君之道須循天理,奉天承運,治國安民。為臣之道須承君旨,忠君愛民,安撫民生,公以忘私;為父之道須彰顯祖德,教子有方,傳承優良家風;為人子之道須孝奉雙親,以報答養育劬勞(音渠勞,勞苦)之恩,行孝道以傳家。

《補充資料》
1.「君君」第一個「君」,為名詞,指國君;第二個「君」為動詞,意為像國君的樣子。
2.父子之道乃家政,君臣之道乃國政,其道如一;此人道之大經,政事之根本。苟無道,身心皆不得安,有美食亦難以下咽,何得安享之?

3.齊景公,名杵臼。魯昭公末年,孔子適齊。是時景公失政又多內嬖(音必,受寵愛的妾),而不立太子。其君臣父子之間,皆失其道,故夫子以此告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